五龙之魂秦枋口

文章出处:济源旅游网发表时间:2017-11-20 10:02:19

◆郭战红



五龙口,这片神奇而富饶的土地,位于豫西北,晋东南接壤之处,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素有“鱼米之乡”“小江南”之称,集天地灵气,汇人文精华。汉明帝之女刘致,即沁水公主曾在此建沁园,修身养性,游山玩水。著名的词牌名沁园春便由此而产生。


秦枋口,依山傍水,位于沁水东出太行之隘口。这里地势险峻,风景灵秀。五条水渠在此开口取水,分别为广济渠、广慧渠、利丰渠、永济渠、兴利渠,呈五龙分水之势,所以又称五龙口。


六月,初夏,正逢草木葱茏之际,空气里带着河水的温润,含着花草的香甜。曲径通幽,青瓦白墙,丛丛绿竹相映成趣,苍翠的松柏发出点点新绿,飞檐斗拱,犹如进了大观园,令人兴奋不已。穿过月亮门,走过参差错落的石阶,但见两旁灌木野草被雨水冲洗后,青翠欲滴。


一片空地上,几块残碑格外醒目。俯身细观,只见龙形饰纹细腻精美,碑身已风化失真,残破斑驳,不堪中透出一种历史厚重感,仿佛耄耋先哲在和你娓娓而谈,诉说着曾经的沧桑。


明代万历年间怀庆府河内县令袁应泰应民所需,集个人之所能,重新修缮古秦枋口。袁公作为地方官员,一生清贫爱民,忧百姓之所忧,想百姓之所想。为了纪念功德无量的袁应泰,后人专门为他修建了一座袁公祠。


袁公祠依河而建,采用山石材料雕砌而成。正门一副书丹对联,字体银勾铁画,遒劲有力,横联“萬代霖雨”,上联“永开千渠惠泽兴广济媲美”,下联“利赖万顷灌溉悡合丰同功”,寓意深刻。


站在袁公祠内,但见石檐、石栏、石像和石柱上的小石狮栩栩如生,雕工精致,让人喜不自胜。看着眼前的一切, 手抚着

光滑的石柱,我不禁遐思万千,浮想联翩。


古秦枋口地势险要,工程艰巨,在简陋的条件下,修建的难度可想而知。当时,没有大型机械,没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仅靠筐挑肩扛,一锤一錾,一钎一镐,人们艰辛劳作,以战天斗地的愚公精神,最终建造出如此精美、耐用、恢宏的工程。我由衷地钦佩和感动。


凭栏而立,极目远眺,沁水两岸风光尽收眼底。向东看,沁水如玉带般蜿蜒远行,两边柳林高低错落,婀娜多姿,岸芷汀兰, 烟波浩渺,顺河风徐徐而吹,令人心旷神怡,宠辱皆忘;向西看,高高耸立的二广高速公路和两条焦枝铁路相伴穿河而过,时有火车长鸣,让人感慨现代科技之伟大、当代建筑之壮观!


近看,波澜不惊,静水流深,几只水鸟掠水低飞,给人一种娴静而柔情的感觉。


秦枋口,这个重要的水利枢纽工程,解决了济沁数千顷良田的灌溉问题,即便是在大旱之年,也能保证浇地用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可谓五龙口的生命之渠、灵魂命脉所在。秦枋口历经千年的风吹雨打,依旧巍然屹立,气势不凡,更显凝重庄严,无怨无悔地继续哺育着他的子民,造福一方。


在瞬息万变、飞速发展的当今,聪慧的五龙口人继承了济源愚公移山的城市品格和追求完美的中国工匠精神,砥砺奋进,何愁五龙口不振兴?何愁济源不腾飞?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仰望愚公移山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