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济源的桥

文章出处:济源旅游网发表时间:2018-8-17 17:18:24

湨河,俗称南蟒河,从济源穿城而过,可以称为济源的母亲河了。这是条古老的河流,《尔雅》称:“梁莫大于湨梁”。有人说,这句话的意思是,湨水河堤是天下最大的河堤。其实,如果换种思路,把这“梁”解释为“桥梁”,这句话的意思就成了湨水桥是天下最大的桥。

我倾向于后一种解释。毕竟,从古至今,济源有许多的桥。况且,桥比堤更能勾人心绪,引人遐思。


最居地位的,当属东门桥了。这桥,位于济源城东门外,原名通济桥,又称望春桥。《济源县志》记载,该桥创建于金大定二十二年,明清两代均有重修。重修的望春桥,保留了初创时的风格。桥孔拱券极高,几乎挡住城门。主孔两边各嵌两孔泄洪洞,桥面左右有石质护栏。桥身装饰龙头、龙尾。桥头耸立华表、石狮。桥孔之下,正对湍急的流水,有青铜宝剑高悬。原来,这桥下的水叫做蟒河,时常泛滥,性爆如蟒。这剑,有“蟒不过剑”之意。

此桥北头,原有一株遒劲老梅,白雪中已孕育迎春花蕾。春日乍暖,红蕊吐香,摄魂勾魄。文人墨客,常登临斯桥,吟诵题咏。“望春春早到,闲步望春桥。迟日变金柳,和风煦碧霄。山光匀翠黛,鸟语竟呼招。四野勤东作,平畴极目遥。”这是清人萧浚的《石桥望春》。在一个三月的早晨,诗人慵闲地漫步在望春桥上,见冉冉升起的朝阳,把垂柳染成丝丝缕缕的金黄;和煦的春风,将天空吹拂的湛蓝深邃;远处的群山一片黛青,近林的小鸟唧唧喳喳;极目远眺,田地平阔无垠,农人春耕田间......

可惜,即便踏破铁鞋,这美景也无处寻觅了。1938年,“轰隆”一声炮响,守城的国民党部队为阻止日军进攻,竟然将这美丽的石桥给炸毁了。现在的望春桥,是1950年重修的,已经被淹没到水泥丛林之中了。


济源城去东南20里的梨林镇瑞村西,也有一座古桥,叫做仙灵桥,创修于清雍正年间,为邑间士绅李国安、石向乾等人捐建。这桥,青石砌的桥墩,青石铺的桥面,长15丈有余,宽丈半出头,在深深的河沟里沟通两岸。桥两侧原本是有护栏的,现已佚失,空留下一个个础窝。青石桥面也已斑驳、缺失。石缝间的荒草,正随风微微拂动,似乎在感慨着渐行渐远的往事。

是的,这桥承载着太多的故事。修桥时,这里有首发者奔波募捐的脚步,有采买者肩扛担挑的身影,更有石匠、铁匠、泥工躬下的脊梁、暴突的青筋。每一块青石,每一枚铁钉,每一道石缝,都流淌着共襄善举者的心血和汗滴。历时三年,耗七百金,斯桥方成。此地是山西晋城至河南洛阳的必经之地。这桥上,行走过商贾,来往过士子,也有探亲访友者的印记。众多家庭,都曾因了这桥,拉近了距离,减少了思念,加快了相聚。这桥,还行驶过军车,经历过硝烟。那和平,因了这桥,也来的早了些。

自207国道高架桥通车后,它就被永久地冷落抛弃了。就那么孤独地蜗蜷在寂寞的河滩,任由一块块青石日渐风化,任凭石缝间的荒草青黄枯荣,令人心生怜惜,不禁想要去亲近它、抚慰它。

还有一座特别的桥,叫做接云桥,在王屋山天坛神道途中。作别紫薇谷那颗千年银杏,西上望仙坡,再走瘦龙岭,经一天门,翻十八盘,就到接云桥了。此桥非桥。明代唐枢《游王屋山录》记述“入一天门,历十八盘,路横兀巨石,凿径为接云桥。”这是一条从巨石上翻过的台阶,从这边一阶一阶地上来,在从那边一阶一阶地下去。那巨石高高地拱着,就极似一座典雅的石拱桥了。只是,桥下无孔,也无流水。如果把那浮动的云雾看做流水,就更有桥的意韵了。

这桥,如果能叫慕仙桥,似乎就更加妥帖了。



现在,济源的桥是越来越多了。单单城里的湨水之上,就有天坛桥、留村桥、华新桥、沁园桥、愚公桥......一座座桥梁,式样各异,或为石拱,或为平板,均横跨碧波,沟通南北,宛如湨水襟带,呈现别样风情。这些桥,都做了亮化,每到夜晚,霓虹齐放,流光溢彩,连那湨水也变得五光十色了。

还有高速公路上的五龙口大桥、大店河大桥、逢石河大桥......这些桥,横跨深谷,连接峻岭,河流淙淙其下,群山巍巍其上,清风徐徐左右,间或,有云雾缭绕舒卷。春天,可见山花烂漫;秋季,可赏层林尽染。车行桥上,宛若凌空飞驰,渐入仙境。

古往今来,人们最为恐惧的,莫过于江河湖海的阻隔,甚至衍生出“苦海无边”、“望洋兴叹”之类的成语。于是,舟桥就成了一种便利,一种功德,被用来跨越沟壑,连接彼岸,度人达己。比之于舟楫,桥梁还少了些风浪之苦,多了点轻松之福。如此说来,这桥,就有了些普度众生的禅意,更兼得佛陀的慈悲。

清嘉庆年间,鸿儒刘大观编纂《续济源县志》,时任知县何荇芳曾下“搜泉令”,让乡民上报各地水泉,共搜集清泉九十七眼。刘大观据此作《济源九十七泉记》,载入县志。

有泉就有河,有河就有桥。

倘若,有人能下“搜桥令”,收录汇集济源的桥,那该又是一桩盛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