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旅游
 

愚公文化

愚公移山的故事源于太行、王屋二山,载于《列子·汤问》,经过千百年来文学家、思想家们的凝练,闪耀着熠熠光彩。

古人愚公凭着勤劳勇敢,以一种虔诚的心感动上帝,移走了太行、王屋二山,让他们看到了北山阻隔千年的柔和阳光和一片开阔温润的土地;战争年代和建设时期,领袖借用愚公精神,树立起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两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今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实践中,还会遇到许多“山”,我们更有必要弘扬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毅力,攻坚克难,去争取新的胜利。

愚公精神对任何一个中国人的影响都是无法估量的,它比任何一种宗教对人的感染力都更为深远,因为,它不是才子佳人情结,也不是某些乡野文化或者地域文化的昙花一现和局限,而是一种事关社会进步、人生智慧的大文化,是一种中华多元文化中的主流思想文化。

愚公文化的产生和传承,决定了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个民族在当代世界的发展格局中,有足够的自信和能力 ,在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续写新的辉煌。


目 录

愚公传说有几多

《列子·汤问》这样说

先贤发轫赞愚公

伟人“七大”讲愚公

愚公精神薪火传

实践开创新天地

引吭高歌唱愚公


愚公传说有几多

在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里,道家学说就在“十大洞天之首”的王屋山地区广为传播。比如,道家重视实践的观点,提倡不辞辛劳、克己奉人的人生态度以及反对投机取巧的主张,无不影响着古代先民的思想和行为。在那个时期,就先民们的居住环境来说,一面是优美的自然风光,一面是缺水无路。因此,他们为改善生存、生产环境而进行的斗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所有这些都为神话、英雄故事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愚公移山”的典故就在这片神奇广袤的土地上长出。

传说一:吕三太挖山

相传很久以前,王屋山天坛峰下住着一个名叫吕三太的老头儿,脾气倔,好抬杠,身高七尺,力大无比。有一天,邻居家两头牛在牴头,越牴越凶,眼看要造成死伤。围观的人不少,但是没有一个敢近前。吕三太看到这情景,一个箭步冲上去,抓住两头牛的犄角,一下子就把两头牛都甩倒在地,旁边的人无不拍手叫好。

吕三太性情倔犟,又如此力大如牛,再加上事事不肯服输,人们就送他一个绰号“别倒山”。


吕三太一家世代住在一个小山坳里,出门就爬坡,吃水要翻上翻下绕几里路去挑山泉水,费时费力。有一天,他把家里人叫到一起,提出了劈山开路以缩短取水路程的想法,谁知却遭到家人的反对。吕老汉一气之下,就找铁匠打了一把大镢头,独自一人上山挖了起来。家人也不理他,本以为老人家干不动就会停下来,不料这犟老头日不错影早出晚归,一直干了一冬一春,竟然把小山包挖开了一个大壑口。全家人眼看拗不过他,又心疼他,生怕累出什么毛病,就一起帮他去挖山。这件事感动了村里人,于是在族长的带领下,男女老少齐出动,农忙种地,农闲挖山,苦干了数年,硬是挖通了门前的一座小山,并修出一条通往山泉的大路,自此,全村人出门干啥方便了许多,担水再也不用绕路了。
这个传说,应该就是愚公移山寓言故事的原始素材。


传说二:愚公盘山


“愚公盘山”是老人们一代一代传说的一句话。愚公盘山的地点就在王屋山阎洼。
老愚公为啥要盘山?因为王屋山就堵在他家门口,出门就碰到王屋岭。别啥不说,仅吃水就是个大难题,得转到山东边,再下一道沟,到一条小河里去担。爬上爬下,挑一担水得半天时间,老愚公就想把王屋山劈开,在他家门口修条路,来往担水,弄啥都方便。
当地有个财主叫智叟,看不起穷人。他见愚公劈山修路,就说愚公傻,耻笑他说:“哼,净是瞎掏傻劲,这么大一座山,你多长时间能把它劈开呀?”愚公说:“我这一辈子劈不开这座山,还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不断,还怕劈不开这座山!”
愚公劲儿大,他不管别人说啥,只管不停地劈山。这样,就感动了老天爷,派神仙把山背走了。话是这么说,实际是修路才把这个岭劈开的。劈这个岭可不是百儿八十个人、三年两年的事。他一挖,山低了,再经过常年雨水冲刷,路就慢慢出来了。
愚公不姓愚,姓吕,叫“吕泰山”。因为智叟说他愚,才叫他“愚公”。(返回目录)


《列子·汤问》这样说

列 子

《愚公移山》记录于《列子·汤问》一书。列子既是书名也是人名。所谓“汤问”,是殷汤与夏革的一场对话,对话的主题是讨论事物的“相对性”问题,如古与今、长与短、始与终、同与异、愚与智等。《汤问》篇中的主要故事有女娲补天、愚公移山、夸父追日、两小儿辩日、扁鹊治病、薛谭学讴、纪昌学射等。这些故事无论立意还是语言,都十分绮丽而有趣,成为古今流传的名篇或成语故事。

这些寓言故事,多源于古代先民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人们口头相传的基础上,经过文人的收集、提炼加工而成,而有些就是口头传说的整理本。列子当时所居住的郑国距济源王屋山不是很远,且崇尚道家之术,因此就有了“他云游名山,曾入王屋山采集民间传说”。可以说,列子的创作对愚公移山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愚公移山》全文: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①。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②,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③,达于汉阴④,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⑤,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⑥,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⑦也,而山不加增,何若而不平?”河曲智叟亡⑧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⑨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⑩,一厝雍南(11)。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12)焉。

由上文可以看出,《愚公移山》不是一般性的寓言,它应该是古人的哲学观点、政治论述。寓言故事本身所揭示出的哲学思想特别是人们面对自然的态度,为未来的愚公移山升华为中华民族精神奠定了基础。

注:

1.仞:古代以八尺或七尺为一仞。

2.惩:苦于;塞:阻塞。

3.豫南:豫州南面。豫州,古九州之一。

4.汉阴:汉水南面。⑤魁父:小丘名。

5.龀(chèn):小孩七八岁换牙时叫龀。

6.穷匮:穷尽。⑧亡(wù):无。

7.夸娥氏:古代传说中的大力神。

8.朔东:朔指北方,“朔东”指东北。

9.雍南:雍州(古九州之一)的南部,今陕西、甘肃等地。

10.陇断:山丘阻隔。

先贤发轫赞愚公

傅斯年

在《列子·汤问》愚公移山诞生两千多年的时间内,这则寓言故事和大多数的寓言故事一样,一直尘封在历史的文献中,很少有人问津。时光流转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那时第一个关注《愚公移山》寓言故事的是著名思想家傅斯年(1896~1950年)先生,1918年11月,傅斯年在《新潮》第一卷第一号上,发表了本人撰写的一篇文章《人生问题发端》。在这篇文章中,傅斯年明确表示他的人生观念是:“为公众的福利自由发展个人”。为了不用许多话来做解释就能让人明白,他完整地截取了《列子·汤问》中“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他说:“这段小说把‘努力’、‘为公’两层意思形容得极明白了。”他还特别提到“群众力量”这个非常现代的观念,认为这种力量足以战胜一切自然界;又把自己的人生观念称作“愚公移山论”,其论点和内涵即是“为公”、“民众”、“努力”等方面。傅斯年的这篇文章明显是把愚公精神现代化了,成为当时新思想的重要代表。

徐悲鸿《愚公移山》油画

第二个关注《愚公移山》的当属我国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先生。1940年,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刻,徐悲鸿先生以一个艺术家的审美和责任感,创作了不朽巨著《愚公移山》,意在借愚公“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和“山不加增,何若而不平”的气概,表达抗日军民的决心和毅力,鼓舞中国人民将抗日战争进行到底,并坚信一定能取得胜利。这幅画当时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

伟人“七大”讲愚公

党的七大会场


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在中国流传了两千多年,而真正赋予它政治生命力的是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同志。
1945年春,中国革命进行到关键时刻,如何争取抗战的胜利,如何为革命的最后胜利准备条件,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艰巨任务。也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党的“七大”召开了,在这次重要会议上,毛泽东同志三次讲到愚公移山,提到了愚公移山精神。


第一次是1945年4月24日所作的“口头政治报告”。在讲到自卫与反击的时候,毛泽东引用了《愚公移山》,先向大家复述了《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他说:“有一个愚公移山的故事,说是有一座太行山和一座王屋山,现在这两座山比较矮,从前比较高,不大好走路。有一个人名叫愚公,是一个很笨的老头,在他附近还住着一个老头名叫智叟,是一个很聪明的老头。有一天他们吵起架来,为什么吵架呢?因为愚公要把太行山、王屋山移掉,带着他的儿子孙子挖山、挑土。那个聪明的老头就告诉他不必挖了,太行山、王屋山这么高,怎么能挖掉呢?愚公说,这两座山虽然高,但是我死了还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儿子的儿子,儿子的儿子死了还有儿子的儿子的儿子,父而子,子儿孙,孙孙子子,子子孙孙无穷尽,而山是不会再增高的。后来,有一个神仙为愚公的精神所感动,报告了上帝,上帝就派人把山移走了!”

第二次是1945年5月31日所讲的“结论”。在谈到大会团结精神时,毛泽东指出:“我多次讲愚公移山的故事,就是要大家学习愚公的精神,我们要把中国反革命的山挖掉,把日本帝国主义这座山挖掉。”

毛泽东七大做闭幕词

第三次是在1945年6月11日的“七大”闭幕式上。毛泽东以《愚公移山》为标题,把《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正式写进闭幕词中。这篇文章开头是对“七大”的总结和评价,称这次大会是团结的模范、自我批评的模范,又是党内民主的模范。接下去就讲到如何宣传大会的路线,“要使全党和全国人民树立起一个信心,即革命一定要胜利”。接下来他在讲了“觉悟”的概念后,讲述了《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号召人们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推翻压在人民头上的两座大山,取得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

愚公精神薪火传


自党的“七大”以来,愚公移山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一直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精神支柱之一,成为鼓舞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有感召力的旗帜。
1957年10月9日,一份来自山东莒南县的关于农业生产的报告送到了毛泽东主席的办公桌上,报告的题目是《山东省莒南县厉家寨大山农业社千方百计争取丰收再丰收》。毛泽东在这份关于厉家寨农业丰收的报告上,挥笔写下了“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的批语。从此,厉家寨名播全国,成为全国农业战线的先进典型。我们今天看到的毛泽东手书的“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八个字,就是从当年毛泽东的批语中摘取的。毛泽东的批语,很快成为鼓舞全国人民改造山河的伟大号召。广大人民群众以前所未有的热情,积极发展生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最能体现毛泽东“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巨大号召力的是50年代济源县的蟒河综合治理和60年代林县(今林州市)红旗渠建设工程。



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动工,1969年完成,历时十年余。它以漳河水为源,在山西省境内的平顺县石城镇设坝截流,将漳河水引入林县。红旗渠的建成,改善了林县人民的生存环境,解决了56.7万人和37万头家畜吃水问题,54万亩耕地得到灌溉,粮食亩产由100公斤增加到1991年476公斤。红旗渠因此被林州市人民称为“生命渠”、“幸福渠”。
1971年荷兰纪录片大师伊文思来中国拍摄大型纪录片,得到周恩来总理的大力支持。影片长达12个小时,由12部各自独立的影片组成,比较全面地反映了70年代我国人民艰苦创业的精神,总片名就是根据周恩来的提议,用《愚公移山》来命名的。这部影片1976年在法国巴黎国家艺术影院上映,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和评论家的好评。
1987年,我国改革开放已经步入健康发展的阶段。5月12日,邓小平同志在接见荷兰首相吕贝尔斯时说:“我没有去过你们的国家,听说荷兰不少土地是填海造出来的,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了不起。中国有句话,叫做‘愚公移山’,这是我们民族的一个传统,你们称得上是‘愚公移海’。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在世界上是比较少的,你们比我们更少,但是搞得很好,成为一个农产品出口大国,我们要向你们学习。


座谈会现场


1995年5月,在毛泽东《愚公移山》发表50周年之际,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党校、河南省委宣传部、济源市委、市政府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座谈会。原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为毛泽东《愚公移山》发表50周年题词:“愚公移山,坚韧不拔,开拓进取,振兴中华。”原国务院总理李鹏、原全国政协主席李先念、原中顾委主任陈云也分别题了词。
进入新世纪,河南省委、省政府把愚公移山精神、红旗渠精神和焦裕禄精神列为中原崛起的三大精神支柱,以此激励中原儿女在实施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中砥砺前行、再创辉煌。


实践开创新天地

杜八联民兵护送陈谢大军抢渡

黄河时使用的葫芦舟

济源是愚公的故乡,从党的“七大”到21世纪,济源人民弘扬愚公移山精神,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科学发展,持续先行,书写了革命战争年代、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新时代的灿烂篇章。


抗日战争时期,济源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先后组建了杜八联抗日自卫团、大河里抗日自卫团等地方抗日武装,同日本侵略者进行顽强的斗争,配合八路军多次横扫日伪据点,掩护王震、王首道和皮定均率领的部队渡过黄河,开辟豫西北抗日根据地。
解放战争时期,济源先后有近万名青壮年参军参战,支援陈谢大军渡过黄河,开辟中原战场,涌现出数十名特等功臣和数百名一等功臣。1949年10月1日,战斗英雄薛平华、崔定均代表老区人民参加了开国大典,受到毛主席亲切接见。


引沁干渠通水现场

五十年代,济源人民继续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努力改变生产条件。全县开展了以水土保持为中心的蟒河流域综合治理。1957年国务院水土保持委员会奖给济源县“蟒河驯服万民受益”锦旗一面。1958年,国务院授予济源县“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称号,奖状上有周恩来总理的亲笔签名。全国有26个省、自治区派出119个参观团来济源学习,苏联、罗马尼亚也派团前来参观。与此同时,济源人民利用本地资源,积极发展地方工业,“五小工业”,小火电、小水泥、小煤炭、小机械、小耐火材料闻名全国。

六七十年代,济源人民在毛主席“愚公移山改造中国”伟大号召的鼓舞下,进行大规模水利建设,一万多名民工战斗在太行、王屋山上,修建“引沁济蟒”工程。先后劈掉山头320座,完成了全长101公里的总干渠和118.6公里的支干渠,兴建中小型水库37座,蓄水池200座,提灌站156座,使平原地区和部分山岭区的近40万亩土地告别干旱,为济源农业的持续增产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为济源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稳定保障。此后,又在王屋山区修建了鳌背山水库、天坛山水库和王屋山水库,有效地改善了山区水利条件。

八十年代,济源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把愚公精神和科学决策相结合,农业上完善了县、乡、村三级服务体系,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工业上大力推行企业改革,狠抓企业内部挖潜和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逐步形成了以电力、煤炭为主的能源工业;以烧碱、树脂、化肥为主的化学工业;以金、银、铅、铁为主的冶金工业;以玻璃、水泥、耐火材料、预制构件为主的建材工业;以防爆开关、高低压控制设备、平锻机、卷板机为主的机械电子工业;以纺织、人造毛皮、羊毛衫、机制纸、印刷为主的轻工业;以面粉、食用油、淀粉、糕点为主的食品加工工业;以中成药、饮料酒、山楂系列产品、冰凌茶为主的医药保健工业;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1988年,济源撤县建市,成为河南省首批县级市之一。

九十年代,是济源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高速发展的阶段。1990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以市属骨干企业为支撑,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思路,把加快发展的主要增长点锁定在工业经济上。1993年,又进一步提出“发扬愚公精神,振兴济源经济,早日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00个亿”的战略目标,确定了“开放促发展,科技促经济,工业促农业,平原带山区,城市带农村,国营、集体、个体一起上,大中小项目一起上,一二三产业一起上”的总体发展思路,一大批外向型、集团化、高技术企业迅速崛起,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1993年底,全市工农业总产值达到48.55亿元,比上年增长48.4%;财政收入增长56%,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3%,达到820元。

在愚公精神的强大感召下,济源人民艰苦创业、谋求发展的信心和热情持续高涨。1996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达到43.3亿元,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名列前茅。财政收入3.73亿元,位居全省县和县级市之首。1996年底,河南省委、省政府根据济源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批准济源市从1997年1月1日起实行省直辖体制,列入全省18个省辖市行列。至此,济源实现了从县、计划单列市到省辖市的华丽转身,经济和各项事业也取得长足进步。济源对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高,先后荣获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水土保持示范城市、全国篮球城市、全国体育先进市、全国文化模范城市等多项荣誉称号。

进入新世纪后,济源市委、市政府站在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以科学发展的新理念,坚持开放合作,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先行先试,坚持务实重干,使济源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水平。2003年,济源被河南省纳入“中原城市群”,2005年被列为河南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2011年,被确定为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区。2012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中原经济区建设重大机遇,坚持“四个重在”的实践要领,把握“持续求进,力求先行”的总基调,按照 “发展求特色、建设出精品、创新当尖兵”的总要求,着力扩需求、创优势、破瓶颈、惠民生,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平稳较快发展。2012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440亿元,增长13%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87亿元,增长17%左右;财政总收入完成47.2亿元,增长6.9%,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8.9亿元,增长13.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6.8亿元,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4.6亿元,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240元,增长12.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648元,增长14%。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原经济区规划》和省委九届五次全会工作部署,按照我市争创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区的要求,力争提前3前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市和“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区。

引吭高歌唱愚公

济源人民在大力弘扬愚公精神、艰苦创业的同时,还运用各种文学艺术手段,唱愚公,颂愚公,对于统一思想,鼓舞斗志,焕发干劲,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首都研讨学愚公。1995年、2005年,济源市委、市政府两次在中央党校举办高层理论研讨会,纪念毛泽东《愚公移山》发表50周年、60周年,省、市也同时开展了一系列纪念活动,一时间,中央、省级众多媒体聚焦济源,宣传愚公故里,宣传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愚公精神,极大地提升了济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王屋琴书说愚公。王屋琴书是济源独有的原生态曲种,其发生流传于王屋山区。形式以说唱为主,乡土气息浓郁;演员少、道具简,方便流动演出。现有民间艺人常年在王屋山景区说唱,很受游客欢迎。该曲种已被列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赞歌曲曲唱愚公。“这里的故事很老很老,很老的故事却还在流传……”这是宋青松作词的《王者之山》,作为“市歌”在济源广大市民中广为传唱,影响深远;还有 “望望头上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由韩永久作词、卞留念作曲、军旅歌手江涛激情演唱的《愚公移山》,其令人振奋的歌词和优美的旋律引起了生活在今天幸福时代年轻人的共鸣。

地方戏剧演愚公。1995年济源市创作演出的现代豫剧《王屋山下》,热情讴歌了愚公家乡人民坚忍不拔、艰苦创业,发展商品生产的动人事迹,该剧1996年获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等项大奖;大型抒情寓言剧《愚公移山》,由济源市豫剧团排演,剧情围绕愚公带领山民们移山进行,并由此展开了一系列的戏剧冲突。此剧获河南省第十一届戏剧大赛“河南文华大奖”。

翩翩起舞‘秀’愚公。由济源市文化部门编排,共分“挖山”、“受挫”、“振作”、“奋发”、“壮举”五场。该剧目2000年10月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第六届艺术节,获得“群星奖”金奖。

万家莹屏看愚公。2005年,中央电视台拍摄了七集大型纪录片《走遍中国·山水济源》,当年7月初在央视四套播出,每天1集,每集30分钟,真实地记述了王屋山的秀美山水和济源人民发扬愚公精神的建设成就。40集神话电视连续剧《王屋山下的传说》(原名《愚公移山》),由曾有情、熊诚编剧,著名导演吴家骀执导,它改编自长篇小说《愚公移山》。2007年,济源市委、市政府与央视及江西、河南等演艺公司(集团)合作,拍摄了这部40集的神话电视连续剧,大部分外景取自济源景区,2008年9月底起先后在央视一套、八套播出,而后又在多台多次播出。连续剧的热播,使王屋山又一次成为关注的热点,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弘扬了愚公精神.

城市标志塑愚公。为弘扬民族文化、继承愚公精神,1991年12月,济源市人民政府修建了城标雕塑愚公移山碑。雕塑碑体高23米,由赭色花岗岩镶嵌,高昂耸立,气宇凌云,毛泽东主席手书“愚公移山”四字熠熠生辉,象征着愚公移山精神的丰碑永远铭刻在济源人民心中;碑顶两侧的不锈钢吉祥鸟,翱翔于蓝天白云之中,象征着勤劳智慧的济源人民永远向往着幸福、和平、吉祥如意;碑前的愚公铜像,阳刚豪迈,目光炯炯,举镐开山,势所无阻,标志着济源人民永远以愚公精神为动力开拓前进,奋发图强,所向披靡,奔向未来。

“愚公之乡”授济源。济源是愚公移山寓言故事的源发地。愚公移山文化不仅有深刻的政治内涵,时代价值,也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一直以来受到国家、省、市的高度重视和关注。2009年9月9日,“中国愚公文化之乡”、“中国愚公文化研究中心”命名授牌仪式在济源文化城西广场隆重举行,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罗扬,中国民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赵铁信,中国民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吕军,中国民协副主席常嗣新,省文联党组书记吴长忠,省文联副主席何白鸥,中国民协副主席夏挽群,省民协副主席、副秘书长程健君等以及前来参加中国民间文化之乡暨新农村文化建设县(市)长论坛的二百余名代表,一起见证了“中国愚公文化之乡”、 “中国愚公文化研究中心”的命名授牌。至此,又一个国家级文化品牌——“中国愚公文化之乡”、“中国愚公文化研究中心”花落济源,使得满目芳菲的中原文化园圃中再添一枝奇葩。